海底撈又收購一個品牌,孵化不如直接并購?

出品/聯商專欄
撰文/周半仙
編輯/吳憂
近日,海底撈正式完成對旗下自助小火鍋品牌“舉高高”的收購,進一步擴展其在餐飲市場的多元化布局。
令人驚訝的是,這個已在全國10座城市連開十店、店店火爆,甚至沖上多地熱門榜榜首的品牌,竟是由海底撈前員工創立、后被“反向收購”的二次創業項目。
實際上,海底撈的收購動作,早在2019年便已悄然開始——從U鼎冒菜、漢舍中國菜,到HaoNoodles,再至如今的舉高高,一套“孵化+收購”雙輪驅動的戰略正浮出水面。
01
海底撈收購“舉高高”
2024年10月30日,長沙舉高高管理有限公司成立,該公司旗下品牌為舉高高自助小火鍋。從股權結構來看,舉高高由上海永經餐飲管理公司全權控股,而后者則由一圍肥(上海)餐飲有限公司100%控股。一圍肥旗下經營的圍肥小火鍋,目前已擁有百家門店。
因此長期以來,不少業內人士認為,舉高高屬于一圍肥操控的品牌之一;即便有觀點認為其背后站著海底撈,卻也存在不少質疑,認為其和海底撈并無關聯。一方面,在舉高高自助火鍋門店中,鮮少出現與海底撈相關的品牌標識、元素及服務;另一方面,從股權角度看,二者也沒有任何股權聯系。
不過在今年下半年,舉高高確實得到了海底撈的站臺。2025年8月,海底撈首席執行官茍軼群在半年度業績電話會上證實,海底撈收購了舉高高自助小火鍋。接下來,我們再看看舉高高有何不同?
在運營模式上,舉高高主打一人一鍋,延續回旋小火鍋模式。和許多旋轉小火鍋類似,舉高高采用的也是當下流行的旋轉模式,食客無需起身,坐等傳送帶將美食送到面前。

在產品方面,舉高高提供6種鍋底、百種SKU,還引入了現做品類。鍋底方面,有麻辣藤椒、貴州酸湯、金湯酸菜、濃郁番茄、清湯三鮮6種口味;在此基礎上,門店匯集了包括葷素、海鮮、炸物、甜品、水果等超百種SKU。
為了提升價值感,舉高高還引入了不少高端時令水果和現做餐品,水果有車厘子、荔枝、芭樂等,現做品類則包括現烤榴蓮披薩、MINI漢堡,一舉突破了小火鍋常規的餐品布局。

圖源:小紅書
在服務方面,舉高高也相對細心,例如區分生熟食夾子、桌內配備一次性圍裙、頭繩等常用物品。
在門店場景打造上,舉高高以綠色為主色調,以熊貓為IP形象。為給食客呈現食材綠色健康的感覺,門店色系以草綠色為主,既清新時尚,又兼具健康屬性;為了進一步凸顯食材的自然好味道,還直接凝練出了“百道菜品、現烤披薩、水果暢吃”的口號。
或許是為了與健康賣點相互呼應,并降低品牌認知成本,舉高高還將熊貓設計成品牌IP,為此門店設置了帶有粉色腮紅的熊貓立牌、熊貓周邊,以及各類熊貓裝飾等。

圖源:小紅書
成立后,舉高高的增勢不錯。截止2025年9月,舉高高已在全國10個城市開設了十家門店,且幾乎開一城火一城,例如長沙門店剛開業就沖進本地自助餐熱門榜第5,宜春市門店更是直接坐上了榜首寶座;此外,還有30多家門店在施工中,并計劃在10月集中開業。
海底撈收購“舉高高”,意味著其“紅石榴計劃”從以往單一的內部孵化模式,轉變為開放式的行業創業樞紐。與其耗時孵化“不確定孩子”,海底撈直接聯姻“成熟選手”。
不過,海底撈的收購策略可追溯至更早時期。2019年3月26日,海底撈附屬公司HaiDiLaoHoldingsPte.Ltd.宣布,以約2.04億元收購北京優鼎優餐飲全部股份,將“U鼎冒菜”品牌納入旗下。該品牌高峰時曾拓展至45家門店,但后續因經營問題逐漸收縮。
2020年9月4日,海底撈全資附屬公司四川新派訂立協議,以1.2億元的代價收購上海澍海80%的股權,從而整合主打高端融合菜的“漢舍中國菜”品牌。該品牌客單價約160元,目前在全國擁有6家門店并獲米其林推薦。

同一天,海底撈全資附屬公司HaidilaoSingapore訂立HaoNoodle協議,以304萬美元(約合人民幣2163.14萬元)的總代價購買80%的HN&THoldings已發行及發行在外普通股,將面向中端市場的“HaoNoodles”納入體系,其同樣獲米其林推薦,目前在上海和紐約均設有門店。
在此之后的幾年間,海底撈的收購動作有所放緩。而到了2025年,基于以往收購經驗,它宣布收購已經在市場上被驗證非常成功的“舉高高”,進一步驗證了這一模式的有效性。
也因此,在2025年上半年,海底撈對“紅石榴計劃”進行了重要升級:除內部創業團隊出資之外,新增了通過收購引入外部成熟品牌的機制,真正從單一內部孵化轉向“孵化+收購”雙軌驅動,構建起開放式的餐飲創業生態樞紐。
02
海底撈為何如此癡迷收購?
海底撈采用收購方式,一方面可快速獲取已驗證的商業模式,降低從零起步的不確定性。例如“舉高高”已具備穩定的單店模型和盈利能力,門店擴張節奏明顯快于內部新創品牌。
相比之下,海底撈內部孵化的項目如2025年推出的烘焙品牌“拾㧚!CHWASUA”,雖有一定市場認知,但消費者接受度和品牌知名度仍較有限;另一個內部品牌“喵塘主麻辣烤魚”自2024年10月首店開業至2025年9月,僅新增三家門店,發展速度遠不如收購品牌。

另一方面,收購能大幅縮短市場進入時間。被收購品牌通常已擁有穩定的供應鏈、運營體系和客群基礎,避免自建品牌漫長的培育期。更關鍵的是,收購品牌的存活率也顯著高于內部孵化項目。據公開數據,海底撈2020年以來收購的品牌如“漢舍中國菜”等均持續運營三年以上,而截至2025年3月,內部孵化的品牌已有超半數停業,其中約三分之一存活時間不足一年。
此外,收購還能為海底撈帶來外部創新基因,彌補原有業務矩陣的空白。內部孵化有時難以擺脫原有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,導致新項目與主業模式相似、難以突破。而“舉高高”作為前員工創立的品牌,既保留了海底撈的基因,又融入傳送帶自取餐、小吃搭配等創新模式,有效規避大企業常見的創新瓶頸。其定位為自助式快餐小火鍋,與海底撈主打多人聚餐、強調服務的模式形成互補,有助于覆蓋更廣泛的消費場景與客群,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。

圖源:小紅書
尤其在當前性價比消費盛行的背景下,通過收購“舉高高”這類已被驗證的品牌,海底撈可快速切入平價賽道,抓住市場窗口期。該品牌已實現“一城一火”的拓展效果,同時海底撈也借此瞄準小火鍋行業普遍存在的痛點:不少品牌為維持低價競爭,采用合成肉、長期凍品等低成本原料,導致品質下降、同質化嚴重。而海底撈依托自身供應鏈、品質管控和品牌信譽,有望打破這一僵局,將“高品質+高性價比”的新模式導入市場,推動行業升級迭代。
通過“內部能力賦能外部成熟模式”的策略,海底撈正試圖在小火鍋賽道開辟高品質平價的新路徑,進一步強化其市場領先地位。
寫在最后
海底撈的這盤棋,下得又穩又狠。從內部孵化的“紅石榴”到外部收購的“舉高高”,它不再滿足于只做火鍋界的服務標桿,而是要成為餐飲生態的“造風者”。收購不只是買品牌,更是買時間、買模式、買賽道——用已驗證的創新基因,快速填補自身業務矩陣的空白。
當行業還在卷價格、卷流量時,海底撈已悄然轉向了“供應鏈+品牌+生態”的更高維競爭。舉高高的案例印證了一件事:餐飲的未來不屬于埋頭單干的孤勇者,而屬于那些能整合內外部資源、用系統能力打贏局部戰爭的組織。
你看好海底撈的“收購式創新”嗎?
參考資料:
36氪:海底撈低調收購人均60的平價小火鍋“舉高高”,優化“紅石榴計劃”,要順應消費者追求極致性價比
職業餐飲網:海底撈開“自助小火鍋”副牌!59.9元/位,現烤披薩、百種菜品暢吃!




發表評論
登錄 | 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