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準用工迎來了好時代

出品/聯商網
撰文/袁則
面對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我們應該怎么辦?怎么才能更高效地招到人?如何高效的配置和使用“零工”?合規要求進一步升級,我們如何應對?......
作為企業主或高層管理人員,我們一定想有一種系統思維和細節答疑,并渴望擁有一套高效的方案工具!
10月9日,鄭州將迎來一場聚焦零售靈活用工的實戰盛會,政策專家、頭部超市與科技平臺將同臺拆解轉型路徑,將給企業提供全維度的方案,值得我們現場交流。

01
人是零售業最大的變量
隨著消費需求向“高頻次、小批量”轉變,疊加經濟增速放緩與數字化轉型浪潮,零售業的用工與效率痛點愈發凸顯,集中表現為“彈性失衡”“合規承壓”“管理低效”三大核心挑戰,直接制約企業運營效率與利潤空間。
(1)用工彈性失衡:旺季“搶人”與淡季“養人”的兩難
零售行業季節性特征顯著,春節、“618”、中秋、國慶、“雙11”等節點客流高峰,人員需求高企;但零售企業都需要招人,不少企業因招聘慢、配置不足錯失銷售窗口期;而淡季則人力閑置,固定員工工時不飽和,企業仍需承擔全額薪資社保,人力成本高,部分優秀員工還會因“無聊”或“獎金少”流失,彈性失衡。
此外,零售業每日也有明顯波峰波谷,“即時性用工需求”難滿足,如超市早晚高峰需要收銀員、餐飲區午晚高峰需增補打包員、超市到家業務訂單激增需臨時揀貨員,傳統固定用工無法匹配這類“碎片化、突發性”需求,導致客戶等待久、訂單履約率降,直接影響消費體驗與企業營收。

讓在用戶交付界面的
(2)合規風險激增:社保稅務升級下的“生存考驗”
2025年8月最新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(二)》與《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》(國務院令第810號)的落地,給零售企業帶來雙重合規更高要求。
社保方面,國家明確提出要嚴格執行全面強制社保繳納,所有用工形式(含個體工商戶、臨時工、勞務派遣)均需參保,試用期員工30日內必須完成社保登記;禁止“自愿放棄社!,任何形式的放棄社保協議均無效,勞動者若以“未繳社!苯饧s,企業需支付N個月薪資補償;企業拒補繳社保,將面臨補繳、滯納金和罰款(由社保行政部門處以欠繳數額1-3倍的罰款)。同時,“混同用工”“外包責任”等模式的風險顯著提升,法院更傾向于認定關聯企業承擔連帶責任。

稅務方面,《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》已于今年6月公布之日起實施,要求平臺向稅務機關報送從業者身份及收入信息,零售企業若通過私人賬戶、現金交易隱匿零工收入,或虛列成本費用(如將個人消費計入經營成本),將面臨補稅、滯納金及高額罰款。合規已從“可選動作”變為“生存底線”,但多數中小零售企業缺乏專業團隊應對,陷入“不敢用工、不會用工”的困境。
(3)招聘與管理低效:人崗錯配下的“效率內耗”
傳統零售招聘存在“三大低效問題”,直接拉低運營效率:一是需求錯配,HR收到的簡歷中,無相關經驗、通勤時間過長等問題突出;二是流程冗長,從職位發布到員工入職,需經歷簡歷篩選、面試邀約、紙質簽約、健康證核驗等環節,平均周期達7天,無法滿足旺季“即時到崗”需求;三是數據缺失,缺乏人才庫沉淀與招聘數據分析,每次招聘都需“從零開始”,重復勞動率高。

在人員管理端,痛點同樣突出:手動排班耗時且易出錯,還常因“高峰缺人、低谷冗余”導致人效浪費;考勤數據與薪資結算不同步,遲到、漏打卡等異常工時處理需人工核對,每月對賬耗時超10小時;零工歸屬感低、流動性大,部分門店零工月流失率達40%,重新招聘與培訓成本進一步增加。
加強用工市場與企業需求的高效匹配,提供標準化的合規管理方案,開發一種高效的、好用的靈活管理工具,對零售企業來說,是一件極具價值的事情。
而靈活用工作為一種新型用工模式,憑借其彈性化、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,逐漸成為零售企業應對市場波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重要選擇。在日本,靈活用工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支撐。2019年到2023年,占比從40%提升到了68%;對照全球市場看,國內零售企業的靈活用工所涉及的崗位工作多偏向收銀、打包等基礎、重復性較高崗位,占比多在20%以下,還有巨大空間。

問題很清晰,有價值的解決方案,需要足夠的探索和深度的適配。
而面對零售業的用工與效率痛點,天虹數科旗下科技子公司靈智數科打造的“小活兒”智能用工平臺,以“滴滴打工”模式為核心,構建了覆蓋“招、培、留、保、用、管”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,為廣大零售企業提供了一種“垂直性”“專業化”及“高適配性”的解決方案。
02
零售數字化過程中生長出的小活兒
如果從起源到現在,“小活兒”解決方案,已經有了超過6年的積累。
2015年,天虹開始數字化,推出了天虹APP線上線下一體化體系架構;2016-2018年,天虹開始細化從商品、會員、顧客服務到營銷活動等一系列門店數字化運作;2019年,天虹展開了基于數字化的人力資源變革,聚焦用數字化手段降本增效,這是“小活兒”的開端。

而到2020年,由于疫情的原因,天虹作為保供企業人手短缺,而餐飲等行業員工大量待業,鏈接供需,天虹用工獲得了一個更高強度、更大烈度、更多廣度的實戰環境和升級場景。
當年8月,“天虹智能用工APP”(“小活兒”的前身)在天虹4家門店試運營;時任天虹人力資源副總經理&靈智數科副總經理的李冬,帶領團隊一頭扎進了試運營的四家門店,進行了近兩個月的深度打磨。
天虹將門店的崗位劃分為50多個任務,根據用工量按照小時發布靈活用工的招聘。同時,為每個任務設置了標準化的操作流程,將培訓做到碎片化。即便沒有經驗的員工,通過“小活兒”平臺幾分鐘的培訓視頻,就能夠掌握該任務所需的技能。
4個月之后,天虹近120家門店全面使用“小活兒”來提升用工效率。到目前為止,“小活兒”為天虹人力資源成本每年節約超2000萬元。
2021年3月,靈智數科找準機會點,將““小活兒”對外商業化輸出,并確定了“讓企業、個人互惠,共創美好生活”的品牌使命。
“小活兒”的運營邏輯,是通過「清晰列出人力資源成本結構,并通過波峰波谷來找出成本減少空間,以大數據極致匹配企業與零工人員用工與找工的需求」,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企業降本增效的“隱形冠軍”。
零售相關調查顯示,員工社保成本占工資25%-30%,所以,大量小微的零售、餐飲、紡織等企業可能面臨經營壓力甚至倒閉風險。通過小活兒平臺優化用工結構,企業平均可降低20%用工成本,實現合規與降本雙贏。
這一方案,是從天虹數字化過程中生長出來的產物,更是扎根于天虹零售業深度實踐中的產物。目前,版本已經經歷了3次系統性的升級迭代,更加科學和成熟。

截至目前,“小活兒”平臺注冊用戶超100萬人、合作企業6000家,已幫助眾多零售、餐飲、品牌企業實現“降本增效”。
近兩年,“小活兒”平臺也獲得了大量的行業榮譽和獎項:如CCFA未來餐飲創新大賽——消費場景創新賽項二等獎、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——2024年度人力資源服務新銳企業品牌、中國管理·全球論壇組委會——2024中國數字化突破實踐突破獎、中國案例管理共享中心——第十四屆“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(微案例)”獎項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(CCFA)——《2024連鎖業人力資源與組織提效創新實踐案例集》、深零協——智慧零售創新解決方案等。
獲獎,一定程度上代表行業的創新、認同、理解、比較優勢和價值系統性。
03
“人、財、業”的三維效率
“小活兒”價值,核心邏輯在于其通過數字化,打通了人力、財務和業務循環,實現“精準匹配、精細管控、合規保障”。從功能上,包含“智能用工招聘”“智能排班管理”及“零工全生命周期管理”三大核心板塊。

上表的每一個單詞,今天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表述,但實際,卻是小活兒團隊復雜積淀后的結果,大量細化的功能,是天虹在過往深度實踐中不斷規劃、反復打磨構建的思想結晶,是天虹“試錯”和“建設”的結果,這一產品,也是天虹“產業數字化”戰略的具象體現。

聯商網認為,可能每個企業有實踐的差異,社會上也會有大量的招聘軟件和靈活用工平臺,但像“小活兒”這樣,從零售業垂直場景深度生長出來的、極具服務業效率適配價值的產品很少,它是中國“美好商業”的一部分,所以,值得向行業伙伴推薦。
“小活兒”所屬的深圳市靈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“靈智數科”)成立于2019年,系國內零售領軍企業天虹數科旗下科技子公司。作為從天虹自用走向行業生態的產品,“小活兒”平臺天生帶著開放的基因,未來將繼續與技術、人力資源、高校等企業或機構建立緊密的生態合作關系,共創共贏。團隊將保持初心,緊跟商業發展及技術革新趨勢,不斷升級迭代產品。
而產品的背后,更有思想和模式的洼地。
寫在最后
理論方案如何落地?政策新規如何解讀?頭部企業如何轉型?
10月9日,天虹靈智數科“小活兒”將聯合聯商網,以“精準用工 高效零售”為主題,在鄭州舉辦“2025人力資源精細化專題論壇暨小活兒3.0發布會”。
本次峰會有三大核心亮點,直擊零售用工痛點:一是邀請人社政策專家拆解社保稅務新規,指導企業如何通過靈活用工規避風險,確保運營合規;二是邀請商超餐飲頭部企業負責人分享轉型成果及零工管理經驗,包括“私域用工池搭建”“零工激勵體系設計”等實戰方法;三是靈智數科產品團隊同臺分享,演示“小活兒”平臺的“大數據匹配客流與零工”功能,包括AI排班、實時考勤、智能結算等模塊,為零售企業提供“合規+降本+增效”的全維度解決方案。

無論您是零售企業負責人、HR管理者,還是關注靈活用工的從業者,都能在本次峰會上獲取“可落地、可復制”的轉型方案和實用價值。
10月9日,鄭州不見不散,讓我們共同探索“精準用工”如何激活零售效率新動能!





發表評論
登錄 | 注冊